全部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热泵空调标准认证发布 助力实现采暖领域“零碳排放”
作为低碳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高效节能的热泵技术,是采暖领域实现零碳排放的有效技术路径,在热水、供暖应用等方面均已成熟应用且具备发展前景。01标准发布在5月11日开幕的中国供热展上,《2022强热(冷)高效型空气源热泵(空调)技术规范》(简称:《热泵空调》标准)在中广欧特斯展会现场发布。据介绍,《热泵空调》标准由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主编,上海理工大学、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
MORE
江苏补贴储能,仅3毛每度!
6月21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若干措施》包括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工程建设、支持项目运营、做好全程管理四个部分。到2027年,江苏全省新型储能项目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左右。适当进行扶持补贴。结合我省近年电网供需平衡需要,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的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在2023年至2026年1
MORE
全国双碳补贴政策汇总
2020年我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目前各省市碳达峰中和规划基本已经制定完成。为了有效推动双碳工作进展,围绕碳减排的奖励、补贴政策也陆续出台。这也是对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
MORE
全国工商联于两会提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供热,结合热泵等多元化方式实现节能减排、降费降耗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工商联提出关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供热的提案。提案建议,完善综合激励政策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供热规模化应用,提高乡村清洁供热针对性与适应性。试点先行,宣传先行,避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一刀切”。大力发展“光热+”多场景应用,利用谷电、光伏、天然气、热泵、生物质等多元化方式,实现节能减排
MORE
蓄能技术 | 冰蓄冷技术
由于工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普及率逐年增长,电力消耗增长迅速,高峰电力紧张,离峰电力又得不到充分应用。因此,如何转移高峰电力需求,“削峰填谷”,平衡电力供应,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就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重视解决的问题。采用“分时电价”政策以及某些鼓励性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使用离峰电力的积极性。这使得离峰蓄能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由于蓄能技术的应用,
MORE
在负荷侧变流量的前提下,冷水系统的分类
一些对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能耗调查测试表明,集中空调系统的用电量大约25-30%消耗于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输配上。空调水系统的合理配置对冷水机组的正常、高效运行有较大影响,因此合理地设计空调水系统是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关键。 常规的空调系统设计,大都是按照设计工况来配置冷水机组、管网及
MORE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这些绿色低碳建筑你能分得清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指出“引导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制定更高水平节能标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建设,推动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建设试点。在其他地区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建设示范。”什么是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
MORE
国资委重磅发文!
导言: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印发的《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指出:1、中央企业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学合理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行动方案,建立完善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信息披露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碳排放。2、中央企业应建立健全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导机构,设置或明确与企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人员。机构设置、人员任职
MORE
一图读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MORE
20个低碳试点城市观察:北上广深有望率先碳达峰,15城有条件碳排放绝对量下降
导言:城市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同时也是开展碳减排行动和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及相关研究表明,城市经济总量约占全球GDP的80%,其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球能耗总量的67%-76%,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1%-76%。截至目前,全国已开展了三批共计87个低碳省市试点,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选取了其中的一线、新一线城
MORE
共41条
第 1/5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电话:025-86292578-8888 /19951976378
邮箱:19951976378@sohu.com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百合路78号(中国·南京·浦口区·绿色智能科技产业园)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二维码
Copyright©江苏同晋元科技有限公司 http://www.jstjy.vip,All Rights Resverved
苏ICP备2021033408号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工程案例
新闻资讯
加盟合作
联系我们